close

Jodi Picoult的書一直都很維持自己的風格,她喜歡探討具爭議性的話題,第一次讀到她的書姐姐的守護者實在驚豔,這個故事實在太迷人,情結、結構都設計得非常好,套句年輕一點的說法就是這本書就是我的菜啦。
所以當她繼續又出了事發的19分鐘,我毫不遲疑地又買了。但驚豔指數就沒當初那麼高了。
是邊際效應的作用嗎?
換心,又是與醫療有關的小說,我一向喜歡這類的書。
小說是描述美國新罕布夏州第一位死刑囚犯Shay Bourne在行刑前要求捐贈自己的心臟,而他欲捐贈的對象正是他當初犯案受害者正在等待心臟移植的妹妹,他覺得這是自我救贖的方式。但這對受害者的母親而言,更是雙重矛盾,她該不該接受毀掉自己一生幸福罪犯的心臟?若是不接受,她剩下唯一的親人,恐怕也將離去,接受了心臟會不會讓女兒也同時接收捐贈者的細胞記憶呢?

書中各章由小說裡的各個角色以第一人稱現身說法,就和姐姐的守護者一樣,但此次的用法卻不比前書精彩,而是稍嫌混亂,並且在情感轉換上有些令人生煩。這類的小說寫法作者一稍沒掌控好,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缺點,雖然故事非常精采,很有話題性,但由於必須將常轉換人物角色,情感被削減了,內容相對的也遜色了。

再者,對於將神蹟也列入進去的情節,很沒說服力,很難讓人信服,Shay Bourne原本應該是一個很戲劇性的主角,應該是能讓人為他流下不少眼淚的。我對結局的安排也很不喜歡,小說到最後四分之一後,越來越難讓人平靜閱讀,甚至已經失去了耐性。
讀完後,甚至覺得有點失望的事發的19分鐘比換心還好看一點。

每位主角的內心都挖得不夠深徹,太表面了,太容易被人猜出來,她所想探討的問題也只是蜻蜓點水被挑起,沒有深刻的探討。
希望Jodi Picoult下一本書,能好一點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