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草萋萋最近動態
夏日陽光下的九重葛,與花同時爭艷的是家屋一角和藍天。
左側欄有奇蹟男孩的訪問錄音檔,有興趣請點閱。
繼續忙著養小孩、看影片和打字。

目前分類:來宜蘭旅行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展期 : 2011.11.01--2011.12.31
地點 : 礁溪長榮鳳凰酒店 2F 鳳凰藝廊
內容 : 陳建宇影像與蘇麗春 黃春美 陳維鸚詩文聯展
茶會 : 2011.11.20(日)15:00
座談 : 2011.11.20(日)16:00
主題 : 影像與文字的對話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影像文學124巷位在羅東林場內,相片與畫的作者是陳建宇、沈東榮、邱憲章,文字創作部份則是蘇麗春、黃春美、陳維鸚共同完成。起初是源自陳建宇的構想,讓影像與文字產生激盪。希望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朋友們,也能感受一下不同的氣氛。


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在壯圍騎自行車是件輕鬆愉快的事,道路車流量少,往來人群並不多,大部分均為在地鄉民。這裡的居民生活純樸簡單,多為務農,其栽種哈密瓜品質優良,遠近馳名,壯圍鄉還被喻為哈密瓜的故鄉,每年端午附近,新南社區舉辦的哈蜜瓜嘉年華會總是吸引眾多人潮。
可惜來的當時並非正確季節,只見到路旁搭起半圓頂鋼架上還有部分綠藤攀爬,原以為這就是哈密瓜,下田詢問正在一旁處理農務的阿伯,卻惹來一陣大笑:「你都市來的喔!那是南瓜,不是哈密瓜啦,哈密瓜跟西瓜一樣,種在地下,長在地面。」
好歹自小也跟著阿公種過田、拔過菜,沒想到居然被誤認成觀光客,真是無地自容,只好趕緊嘲笑自己實在沒見過世面。皮膚曬得黝黑的阿伯一點也不見怪,摘下斗笠,熱情地介紹起壯圍好玩之處。
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阿公的影響,我非常喜歡稻田、農田景觀,為了天天可以見到稻田阡陌,買屋也特別選在農業區。相較於光鮮亮麗的上班族或是服務業者,耕作中的農夫總是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,打赤膊、光著腳,毫無遮掩地曝曬在陽光下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堅忍不拔毅力是在一般人身上難尋的,因此每次出去遊玩,我特別喜歡與農家親近搭訕,追著人家問東問西,幸好與土地為伍的農人一向和善,從不嫌棄、防備陌生人,總是在尚未開口前,笑容已堆滿面。
在壯圍遇到的這位阿伯也是如此,話匣子一開就停不下來,他如數家珍地告訴我附近有間金益草苺園有全國首創的炒冰,是利用木製鍋鏟不斷地炒炒炒而製作出來的冰品,實在妙不可言;新南休閒農園有開放的南瓜實和哈密瓜資訊館,六、七月才有哈密瓜、南瓜隧道可參觀;旺山休閒農場的哈密瓜種類繁多,阿伯說老闆今年還興建了溫網室隧道保護瓜田,也提醒我去那裡可別忘了喝杯哈密瓜冰沙再走。
阿伯熱情推薦著,彷彿他就是這些果園農場的主人,我完全被他說動。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老一輩的人常說礁溪是顆夜明珠,附近鄉鎮潛入沉靜之際,它的燈火依然熠熠閃爍,老人家憶起的應該是在1980年代礁溪繁華時期,入夜後仍歌舞昇平、樂聲不斷,酒番文化所帶來的觀光業,不但讓礁溪財源豐收,遠遠勝過宜蘭其他鄉鎮,有如夜明珠般閃耀。
知名作家黃春明小說「莎呦娜啦,再見」,清楚勾勒出當時礁溪燈紅酒綠的輪廓,小說寫著一個商員奉上司之命帶著七名日本客人到礁溪尋芳買春,無奈的是其內心充滿掙扎與矛盾,卻苦於找不到宣洩,後在搭火車的途中,無意間遇到一名預赴日本讀書的學生,找到了巧妙的解決辦法。文中日本人所住宿的礁溪碧山莊溫泉旅社,雖為虛構,但卻是當時溫泉鄉的縮影。
這時期的礁溪溫泉區集中了宜蘭縣最多的飯店、旅社、浴池和餐廳,「小北投礁溪」的豔名遠播,成了夜生活的最佳代名詞。
但礁溪在步入90年代後面臨考驗,一成不變的溫泉酒番文化風貌已難吸引喜好刺激的消費者,再加上經濟不景氣,夜明珠彷彿蒙上了塵埃。不過危機就是轉機,在近十多年來,礁溪各界努力洗刷胭脂味,極力營造溫泉休閒的健康形象,舉辦礁溪溫泉觀光文化節,更利用溫泉與農業、養殖業的結合,發展出另條新產業。
雪山隧道開通後,縮短了台北與宜蘭的距離,帶來了更多的觀光商機,蛻變後礁溪正積極地向來往的旅人證明,不單單在夜晚放大光明,即便是白天也能綻放出光亮。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水圳人生
外婆居住在水源地,村子裡的居民都務農,母親說,大人忙於農事無暇理小孩,所以孩子們總是自己找樂子,到樹林裡撿鳥蛋、竹林裡挖竹筍,不然就是到水潭裡游泳或是溝渠溪流裡抓魚。
那時,水源地盡是大小溝渠、溪流和水潭,村子裡的小孩幾乎都會游泳,小時候非常羨慕那些曬得黝黑的孩子們,身手矯健地跳進池水,如魚得水般優遊自在,從不苦惱無路可去、無處可玩。對孩子們來說,這些溝渠、溪流是他們的遊樂場,對大人來說,更是不可或缺的幫手,住家旁都會有條小溪流或溝渠繞過,無論是洗菜、洗衣、洗碗……,任何必須要利用的水資源工作,只要在溝河上架了塊板子,馬上就可以開始動手工作。
寄件者 員山

溝渠、溪流,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份。一直到現在,還是如此。外婆過世前,未曾改過在溪邊洗衣、洗菜的習慣,遠從屏東嫁過來的舅媽,至今也仍維持著這樣的習慣,這不是特例,在內城、尚德、蓁巷這三個早期宜蘭舊河道流經的社區裡,仍有許多地方依然留有在溪邊、溝渠旁架設的遮陽棚,偶爾還可看見婦人蹲在旁洗菜、洗衣。
寄件者 員山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舊城光影
舊城生活緩慢,但仍有其步調。
如果起得早,從舊城南門口起,沿中山路而行,會先遇見南館市場的買菜人群和攤販的叫賣聲,這裡和大多數的傳統市場一樣,雞鴨魚肉,蔬菜瓜果,日常用品,衣飾鞋襪,有固定攤販也有月來數次的流動攤販,無論是位在地面或是大樓地下室,都有其忠實老主顧。
前來買菜的婦人算得精,很難騙過她們的眼睛,這裡不是大都市,雖然有公訂價,但也能靠交情或是殺價換得好價格,家庭主婦們有的是時間,在市場小巷裡,經常可見討價還價的情景。
客人與攤販之間的感情,經常也是靠此交流而起,非常有趣,這絕對是在統一訂價的大賣場裡看不見的。
南館市場規模並不大,地下室和建築外圍巷道是主要賣場,範圍不大,半小時就能逛完整個市場,買足需要的日常所需菜肉,比較惱人的是一到假日人潮湧擠,經常寸步難行,更糟糕的是小偷猖獗橫行,老是聽見客人皮包被扒,老闆只好拿著擴音器大喊:「小偷請出去,客人請注意……」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傳承記憶的中山公園
沿光復路而行,轉舊城南路,徒步五分鐘即可到達中山公園。這兒不難發現,公園正好面對小學,兩條岔路交會形成的三角點,矗立著和廟宇有著異曲同工之廟的牌坊,斗大金色的「中山公園」四字,橫排在正中央。
寄件者 蘭城新月彎彎

中山公園原名為宜蘭公園,始建於西元1909年(日明治42年),是宜蘭地區第一座新式公園。中山公園腹地不大,沒有綠草如茵,也沒有遊憩設施,僅有幾條蜿蜒小徑,長著零星的短草,兩旁樹木不算茂密但還能遮蔭,靠近南館市場側有群老人圍坐在大樹下,彈拉著琴,隨意唱著小調,過去點的另棵樹下,關心的則是車馬相爭。
不過畢竟是老人家的娛樂,孩子們觀望後沒多久,便又失去興趣,轉而對公園東南側矗立的一座石碑感到好奇。
寄件者 蘭城新月彎彎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多年前,還是異鄉遊子,個把月才有一次返鄉之旅。最常搭乘的工具是火車,每當看見窗外的海景變換成陸地後,心裡就會多了份踏實,身上的疲憊在踏出車站,聞到宜蘭的氣味後,減去大半。
記憶中,母親總是騎著摩托車到火車站來接我,然後我們朝光復路而行,從蘭城新月的頂端,沿著月背弧線回家。
對於極度思鄉的我,一路風景,不言而喻。
多年後,蘭城新月廊帶沿途添了新風景,而我也從遊子變成了在地生根的居民。身份的轉變使我以不同的角度、視野看待這個自小生長的地方,它儲存了我的童年、青春期;如今,我的孩子也將依循相同的足跡而去,但那又是另條不同的人生旅行了。

輕車已過丟丟噹森林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P1100033-1.jpg 初夏陽光映得羅東林場貯木池面波光粼粼,我站在文創中心辦公室前的木棧道,心情雀躍地正等候其他開會夥伴到來,這是我們第一次為了撰寫這本書的聚會。

當時的我對這個寫作計畫毫無頭緒,這不像小說可以憑空想像、杜撰實虛,向人介紹旅遊風景,當然得據實以告,不能誇大其辭,然而若是過於平鋪直述,或是走馬看花的報導,又與坊間旅遊指南有何差異?坦白說,其實有些擔憂自己是否能勝任,但另方面卻又因為能有這個撰寫介紹故鄉文章的機會,而感到驚喜萬分。
這項計畫案是由文創中心理事長建宇向文化局提案,由麗春、春美和我三人負責執筆,建宇負責攝影與美編工作。

聚會剛開始,在文化局工作的鵬燁已有初步構想。她將這本書定位為:一本訴說在地故事的旅遊書。這個想法立刻得到大家的贊同,在取得共識之後,便開始討論寫作方向、模式,以及地域劃分和工作分配。我們這幾個相識多年的朋友,雖無共事經驗,但也因相交多年,彼此都有些瞭解,所有的工作在確定撰寫方向後,很快地就一一「認領」完畢。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untitled.bmp
書名:來宜蘭旅行

作者: 蘇麗春 黃春美 陳維鸚

出版機關:宜蘭縣政府文化局

evansu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